产品规划
当整个行业几乎都在All in电动化之际,作为行业牌桌上的老选手,日系品牌也不甘落后,紧跟趋势调整未来的战略及产品规划。2021年10月13日,本田在线上举办中国电动化战略发布会,发布未来中国纯电动车型销量占比和产品规划,并推出全新电动化品牌“e:N”。该系列车型上以“动”、“智”、“美”为核心概念,力求为中国市场消费者带来新的价值体验。
同时,为了在中国加快电动化车型的投放,本田将深化与宁德时代的合作,5年内投放10款纯电动车型,2030年之后在中国不再投放新的燃油车,并且在包含中国在内的先进市场,纯电动和燃料电池车销量占比规划在2030年达到40%,2035年达到80%,2040年达到100%。
为了更好的体现电动车的本质,此次本田集团选用了“e:N”作为全新纯电动车品牌的代号。其中“e”取自energize、electric,“N”取自New、Next,体现本田集团立足于电动领域,持续发挥工匠精神锐意进取,拥抱崭新的未来、与行业一起持续进化迭代的决心。
e:N系列全球首发五款车型,2款量产车东风本田e:NS1和广汽本田e:NP1,目前已经进入申报目录,将在2022年春季上市,3款概念车型将在5年内陆续上市,未来,中国生产的e:N系列车型将出口到海外市场。2022年上市的两款量产车虽然是基于全新前驱平台打造的,但确切来说更像是缤智和XR-V的油改电版本,而非真正的全新车型,预计2024年新工厂投产以前的新车型,仍将以类似油改电的形式推出。
e:N核心理念
e:N系列车型以“动”(架构Architechture)、“智”(操作系统OS)、“美”(设计Design)为核心价值,打造新的用车价值体验。
在“动”方面,本田集团针对“e:N”系列产品,开发了全新的智能高效纯电架构“e:N Architecture”。e:N Architecture整合高效率・高功率驱动电机、大容量・高密度电池、纯电动车专属车架以及底盘平台,是支撑 “e:N” 系列“动”的核心构造,提供 “e:N Architecture F” 和 “e:N Architecture W” 两种不同驱动方式的架构。
“e:N Architecture F” 前驱平台本质上仍然是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而来,基于前置前驱FWD打造,该产品线会以广汽Honda的e:NP1、东风Honda的e:NS1为起点,在中小型车型上面搭载。而“e:N Architecture W“包含AWD和RWD两条产品线。AWD可以通过前后两组高功率驱动电机,根据行驶状况对驱动力进行分配和控制,提供绝佳的行驶性能和驾驶体验。RWD凭借高功率的后驱电机,同样可以实现强劲的驱动和轻快迅敏的操控。官方表示,“e:N Architecture W“将在中大车型中搭载应用。
在“智”方面,相比燃油车,纯电动车赋予了智能网联更多的应用空间。在本田看来,主动智能才能为车主提供更加安全、智能的移动空间。为此,“e:N”期望将车辆从被动智能进化为主动智能模式,通过自主学习的模式,让智能配置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及场景。基于这种理念,本田集团打造了融合Honda SENSING、Honda CONNECT以及智能数字座舱为一体的全栈智控生态系统“e:N OS”。
e:N OS是智能交互+驾驶辅助+智能数字座舱技术的融合。本次发布的“全栈智控生态系统e:N OS”结合下一代Honda CONNECT系统与先进的ADAS系统“Honda SENSING 360” 。在e:NS1与e:NP1车型上,还率先搭载能够监测驾驶员状态的DMC驾驶员状态感知系统。
在“美”方面,e:N在本田原有设计基因基础上,增强“先锋”与“锐利”的属性,给予e:N车辆独特的Logo展现形式,特别打造的灯语系统拥有多种灯光表情,用户根据灯光效果就可以了解车辆充电状况。e:NS1和e:NP1两款车型虽然使用了部分全新设计语言,但作为油改电的车型,仍保留了较明显的燃油车痕迹,例如车身比例、轴距、前格栅等。
e:NS1上市导报
2022年4月26日,e:NS1正式上市,标志着本田集团的中国电动化战略到了初见成效、等待市场检验的阶段。此次上市共推出4款车型,补贴后售价为17.5-21.8万元;定位 Small High SUV 细分市场,“智能小型纯电动SUV” ,目标人群为年轻热血,爱好运动,注重精神消费又兼顾日常实用性的90后群体。
新车定位小型纯电动SUV,CLTC续航里程为420公里和510公里,作为本田全新e:N品牌首款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车型,以中国团队为中心开发,颜值、智能化、空间布局上都瞄准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同时本田强调,新车将具备不错的驾驶乐趣,赛事上积累的空气动力技术将被注入其中,个性鲜明的特征旨在瞄准年轻群体,定价在18-20万元左右,竞争环境锁定同为小型SUV的小鹏G3i、微蓝7、C-HR EV等,往上还可能与紧凑型SUV的元PLUS和iD.4系列产生竞争关系。
在配置方面,“Heart beat 心动交互灯语、颠覆品牌传统思路的数字化座舱、e:N Architecture纯电架构平台、e:NOS全栈智控生态系统等是其产品核心卖点。
e驰版续航里程420km,基本满足市内通勤及邻近郊区的出行,配置上搭配全套Honda SENSING驾驶辅助系统,在无线充电、加热座椅、双区空调等便利性配置方面也得到保障,且多出ASC模拟声浪,使整车更显智能也贴合年轻群体需求,预计其为主销型号,价格区间在19万元。
外观方面,整车长宽高分别为4,390*1,790*1,560mm,轴距为2,610mm。前脸采用全新的封闭式进气格栅,上方贯穿式黑色装饰条连接两侧狭长大灯组,中央本田LOGO增加了点亮效果。侧身则采用较为硬朗的线条设计搭配后排车门隐藏门把手,装备18英寸密幅式轮毂。车尾采用贯穿式尾灯与头灯相似,并采用黑化设计,下方首次采用本田英文标识Honda替代了H标识。
内饰方面,采用了极简的设计风格,运用大量平直的线条。内饰由一块纵向布局的15.2英寸多媒体触摸屏和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组成,中控台上的功能操作按键均为触摸式,换挡机构为电子按键式,贯穿式的空调出风口造型,以及蓝色的氛围灯,给予内饰简洁的装点。中控台顶部为硬塑材料,下方表层为软质材质,但手感较生硬。中控屏下方为手机无线充电面板,配备流媒体后视镜,车顶采用双天窗设计,总面积达0.8㎡。e:NS1整体乘坐及储物空间宽敞,身高为172cm的体验者在驾驶舱前排落座后,头部距车顶的空间约一拳+一指; 落座后排后,头部距车顶空间约四指,后排腿部距驾驶舱前排座椅空间约两拳有余。后排地板平整,但纵向空间欠佳,后备厢规整,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
“e:N”系列是本田集团立足中国市场制造之作,并出口海外的车型。据透露,为迎合目标消费群体(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审美,e:N概念车的造型设计团队全部为中国本土设计师,团队以年轻人为主,年龄最小的仅有22岁。官方表示,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凸显,本田将整合中国最优资源继续开拓新车型,拥抱本土化的同时将它们作为实验前锋,推向全世界。
动力方面,由e:N Architecture F平台打造,搭载永磁同步电机,提供两种功率版本,发布为134kW和150kW。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容量分别为53.6kWh和68.8kWh,可实现CLTC续航里程420km和510km,百公里电耗13.6kWh~13.8kWh。提供三种驾驶模式:分别为经济、标准、运动模式,运动模式下带模拟声浪,能量回收也提供高、中、低三档。
作为本田纯电平台打造车型,整体竞争力良好,目前线上提供预订服务,线下设有“e:N品牌专区”,目前新能源车市场因供应链成本上升而出现涨价潮,预计短时间内优惠不会释放。日系燃油车在国内市场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其鲜明的卖点密不可分,但在电动化时代,曾经的优势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很多方面甚至被自主品牌追上,此次的e:NS1并没采用标新立异的设计,适度的动力系统让驾驶感受平易近人,延续曾经的长板,将有限的空间高效利用,打造更精致的内饰和升级更智能的车机系统,让有从燃油转换为电动车并注重机械素质的用户更容易接受。
结语
不管是在产品规划上推出“e:N”系列产品及基础平台,还是在组织产能上由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将分别建造全新的纯电动车工厂并计划2024年陆续投产,我们都切实的体会到了本田集团为践行中国电动化战略做出的努力。新能源汽车战火已然如火如荼,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晋选手,都在全力应对这场变革浪潮。在燃油车市场盘踞几十年的本田是否能通过电动化战略,继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品牌,在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站在制高点,我们拭目以待。
本内容为威尔森独立观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智见新闻,发现智电车的未来